两汉

当前位置:首页 > 两汉 > 132

箜篌引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19 06:43:10 〔两汉〕曹植

zhìjiǔgāo殿diànshàngqīnjiāocóngyóu

zhōngchúbànfēngshànpēngyángzǎiféiniú

qínzhēngkāngkǎiqiěróu

yángāzòujīngluòchūmíngōu

yǐnguòsānjuéhuǎndàiqīngshùxiū

zhǔchēngqiānjīn寿shòubīnfèngwànniánchóu

jiǔyàowàngbáozhōngsuǒyóu

qiānqiānjūnziqìngzhéqiú

jīngfēngpiāobáiguāngjǐngchí西liú

shèngshízàiláibǎiniánqiú

shēngcúnhuáchùlíngluòguīshānqiū

xiānmínshuízhīmìngyōu

http://www.ixingtai.com.cn/lianghan/917.html以上内容就是箜篌引古诗拼音全文,箜篌引出自年代两汉,作者是曹植;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箜篌引译文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能遗忘,厚始薄终也不与道义相符。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那君子躬身而谦逊是因为他美好的品德,并不是有任何的企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青春年华不会再来一次,死亡之期已忽然向我迫近。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就像花叶虽然生长在华美的庭院之中,飘零之后也要重归于荒芜的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然而从古到今,谁能没有一死?既然知道了命运本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

箜篌引赏析

该诗的前十六句具言游宴之盛。首句「置酒高殿上」,点明了诗中的主人——诗人自己是位王侯,次句「亲交从我游」,又暗示了他领袖群伦的气派。这两句看似措词平平,其实已经气象不凡,非有子建之身分者不能道此。殿上既有美酒盈樽,厨下又操办了丰盛的膳食,烹羊宰牛,这宴席已极诱人。更奂然称盛的,是席前的音乐歌舞。秦地的筝、齐国的瑟,其音或高亢慷慨,或平和温柔,听来或神情激昂...

箜篌引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箜篌引创作背景

此诗是曹植早期的作品,大约作于建安十六年(211)到二十一年(216)间,其时作者被封为平原侯或临淄侯,生活处境正在得意自适之中。当时曹操的嗣位未定,曹植颇有被立为世子的指望,故多招引宾客,意气正盛。在一次遨游宴饮中,作者写下此诗,以抒发豪情壮志。

箜篌引作品简介

《箜篌引》是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游宴诗。此诗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表达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这一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全诗章法巧妙,独具匠心。

箜篌引作者简介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猜你喜欢

  • 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

  •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

  • 雉子班

    雉子,班如此。之于雉梁。无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黄鹄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来蜚从雌,视子趋一雉。雉子,车大驾马滕,被王送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