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登高译文
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
登上高处放眼望,目光穷极不能舍。
东北指青门,西南见白社。
东北角上眺青门,西南方向见白社。
轸轸河梁上,纷纷渭桥下。
河梁之上车马喧,渭桥之下舟船繁。
争利亦争名,驱车复驱马。
争夺利益又争名,驱车驱马往来频。
宁访蓬蒿人,谁怜寂寞者。
宁访隐居蓬篙人,谁怜怀才寂寞者。
落日登高赏析
一至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目极千里,高山大河,城镇村庄……一一奔赴眼底。发端虽然平实,却见出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人寰的磊落身姿以及高远神情。从一“且”字可见诗人是无可无不可,只是“聊且”一望而已;而“一望”至于“不能舍”,则令人注意到引发的深广感触。原来诗人面对茫茫宇宙,神驰万里,思接千载,从眼前之近城远郊,联想到汉代帝都长安的景象。诗人登高首先注意隐士高人所...
落日登高作品信息
落日登高创作背景
《落日登高》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从得知。诗人登高眺望京城,既看到了平民隐士所居之处,也看到人们争利争名所表现出来的丑态,不禁想到当时梁代蝇营狗苟、互相倾轧的丑恶社会风气,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尘嚣烦杂社会的厌恶和对山林草泽的向往。
落日登高作品简介
《落日登高》是南朝诗人、骈文家王僧孺所作的诗。这是一首登临抒怀诗。诗人登高远眺,触景生情不能释怀,于是通过描绘一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人间世态图来表现对争名夺利之徒的厌恶和对远避名利场之士的同情和尊敬。诗人借汉代长安的景象来写自己对梁代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诗中尘世的繁闹与隐者的寂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