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88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21 11:57:55 〔唐〕白居易

shǎoshíyóuyōushēnglǎohòushuínéngjiǔqián

gòngshíqiāndòuxiāngkànshíqiànsānnián

xiánzhēnglìngqióngjīngshǐzuìtīngqīngyínshèngguǎnxián

gèngdàihuángjiāyùnshúgòngjūnzuìtáorán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4521.html以上内容就是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古诗拼音全文,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出自年代唐,作者是白居易;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译文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少时」二字体现出诗人少不更事时的...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中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创作背景

作者白居易晚年和刘禹锡交往甚密,唱和齐名,世称“刘白”。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白居易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他们都阅尽了人世沧桑,饱经了政治忧患,在宦海中浮沉了几十年。如今年近古稀,相对痛饮,从老后的失意寂寞,联想到少时的“不忧生计”,不禁感慨万端。二人相约饮酒时白居易便创作了《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此诗。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作品简介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颔联、颈联明写「醉听清吟」对饮的乐趣,暗含对政治上遭冷遇的不满;尾联紧扣题意,作者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尾句的「一醉一陶然」,既表达了作者对挚友的深情厚谊,又表现出作者在现实面前的哀伤和愁苦。全诗言简意赅,语淡情深。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

  • 春日留别

    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