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0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21 07:06:50 〔唐〕刘禹锡

zuórénxiāngjiāngàntóubié

yìnglínjūnfānzhuǎnshānmiè

xúndàofānmièliúdiàn

qiānjiāngchūnrénjīnjiàn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9341.html以上内容就是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古诗拼音全文,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刘禹锡;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译文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回忆昨日与老朋友,分别在湘江岸边。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我的马隔着树林不住嘶鸣,您的船转过山后就已经不见。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现在我的马又沿着旧路边鸣边走,但您的船却像永远消失的闪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眼前虽是千里江蓠,一片春色,但老朋友却再也无法看见。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赏析

此诗序文解释了诗题中“重至衡阳”之义,因为五年前二人曾在衡阳分别,故云“重至”。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句中,一个“忆”字,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五年前那湘江分别的一幕,又呈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这二句仍是对当年分别场景的追述,可能作者当时就有一种感觉,或许这次的生离就是死别,于是一直目送朋友的船消...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此年,刘禹锡年近九十的老母去世,他扶柩返洛阳守丧。十一月途经衡阳,突然接到柳宗元的死讯,刘禹锡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竟至“惊号大叫,如得狂病”(《祭柳员外文》)。在这种异常悲痛的心情下,刘禹锡写下这首诗以吊唁好友。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作品简介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诗抒写当时的悲伤心情,前四句写当年依依惜别,后四句写重临旧地,故人长逝。全诗意旨悲惨,音节短促,盖二人友情至深,故禹锡吊丧之作尤为真挚深切。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 听琴

    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不知一盏临邛酒,救得相如渴病无。...

  • 赠别崔纯亮

    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有碍非遐方,长安大道傍。小人智虑险,平地生太行。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