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其一译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梦李白二首·其一赏析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
梦李白二首·其一作品信息
梦李白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
梦李白二首·其一作品简介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