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99

蓝田山石门精舍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21 23:57:29 〔唐〕王维

luòshānshuǐhǎoyàngzhōuxìnguīfēng

tànjuéyuǎnyīnyuányuánqióng

yáoàiyúnxiùchūtóng

ānzhīqīngliúzhuǎnǒuqiánshāntōng

shězhōuqīngguǒránqièsuǒshì

lǎosēngrénxiāoyáoyīnsōngbǎi

cháofànlínwèishǔchánshāngèng

dàoxīntóngshìshìwènqiáo

míng宿zhǎnglínxiàfénxiāngyáo

jiànfāngrénshānyuèyìngshí

zàixúnwèimínggèngdēng

xiàoxiètáoyuánrénhuāhónglái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54800.html以上内容就是蓝田山石门精舍古诗拼音全文,蓝田山石门精舍出自年代唐,作者是王维;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蓝田山石门精舍译文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落日时分山水更加美好,荡起轻舟任凭晚风吹送。

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玩赏奇景不觉深入已远,于是顺水探寻溪源幽境。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遥望不禁深爱云林秀美,起初怀疑所走路径不同。

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哪知清清水流忽然折转,却没想到竟与前山连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

拄起轻便手杖舍船上岸,所去之处果然恰适心胸。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见有四五个年老的僧人,在松柏浓荫下语笑从容。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

早晨诵经林间未透曙光,夜晚参禅山中更显寂静。

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禅心也让牧童变得宁静,人世事只好问上山樵翁。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

入夜便在高树下住宿,焚着香卧席上仰对星空。

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溪谷里芳香暗袭人衣,山间明月照得石壁晶莹。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

再来寻找这里恐怕迷路,天一亮启程前当再登临。

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

笑着向这些桃源人告辞,等到花红时候再来相寻。

蓝田山石门精舍赏析

坐船溯流而上,经历一种美景之后,发现另外一个与尘世完全不同的世界,主人公流连忘返,终于在末尾卒章显志:“笑谢桃源人,花红复来觌。”诗人把这次游览当成了一次寻找桃花源的经历。

第一到第八句为诗的第一部分。起笔就透露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黄昏时出发,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天的热气被微风吹散了,驾上轻舟,开始出游了。有...

蓝田山石门精舍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蓝田山石门精舍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记游诗,写的是往游蓝田山石门精舍(佛寺)的经过。诗当作于诗人晚年隐居蓝田山中的辋川别业时,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前。

蓝田山石门精舍作品简介

《蓝田山石门精舍》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一首纪游诗,诗的前八句写诗人于黄昏时驾上轻舟,开始出游,表现出诗人特别轻松、快适;中间八句写到达山寺的过程与到达之后的所见所闻;末八句写诗人对山寺环境的喜爱,表现出了诗人与山僧、桃源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全诗通篇显示出作者对自然的清新审美感受,叙事委曲,绘景细致,颇富审美意味。

蓝田山石门精舍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你喜欢

  • 蓝田山石门精舍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

  • 蛮中醉

    瘴塞蛮江入洞流,人家多在竹棚头。青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出象州。...

  •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南风作秋声,杀气薄炎炽。盛夏鹰隼击,时危异人至。令弟草中来,苍然请论事。诏书引上殿,奋舌动天意。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