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2

放言五首·其一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4-11-25 03:37:24 〔唐〕白居易

cháozhēnwěirénbiànwǎngjīnláishì

dànàizāngshēngnéngzhàshèngzhīníngzijiěyáng

cǎoyíngyǒu耀yàozhōngfēihuǒsuītuánshìzhū

fáncháijiānzhàochéngliánguāngcǎishū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6274.html以上内容就是放言五首·其一古诗拼音全文,放言五首·其一出自年代唐,作者是白居易;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放言五首·其一译文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放言五首·其一赏析

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首联二句单刀直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奸而诈圣,甯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伪差不多,但性质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却不晓得世间还有甯武子那样的高贤。「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颈联两...

放言五首·其一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文学韵律押[虞]韵
  • 创作年代815年

放言五首·其一创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写下《放言五首》奉和。

放言五首·其一作品简介

《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已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放言五首·其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 妾薄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