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译文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记得那年秋天,我们相遇在紫阁峰;同宿在丹岩上,聆听你说道谈禅。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而今是亡蝉纷堕,满空落叶飘零;在那凄清的寒枝上,一只小鸟瑟缩着哀哀啼唤。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四处流离飘泊,我孤身远居万里他乡;已经三年多,还迟迟地未向你问讯。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在这炎荒的边境不禁时时回想起当年的圣地;频频地梦见那清凉,碧绿的琉璃地面。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赏析
首联即先叙那次同宿。二联以景寓情。败叶凋零纷落,亡蝉下坠,一只小鸟栖于寒枝,都是诗人异乡漂泊遭遇不顺的写照。颈联写漂泊之远和与彻师分开时间之长,以数字入诗,自然流走。尾联与首联呼应,写出诗人之所以频梦故地,是因为现在身滞炎荒,极不适应,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同宿清凉地面的舒适往事。以“炎方”与“碧琉璃”初地对照,热凉之别极为分明,诗人思乡之情深也溢于言表。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作品信息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在桂林管所作。《郑亚事迹考述》一文考证了李商隐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九日随郑亚到达桂州,诗系商隐到桂州的第六天忆京华佛门师友的作品。桂州任职期间,诗人内心总感烦郁,因而常思乡忆旧,此篇是回忆往岁秋间与僧彻同宿清凉地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作品简介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自己曾与僧彻于紫阁峰相会,于丹岩下之佛寺同宿。颔联谓自己于飘零中遇见彻师,如堕蝉得落叶的庇护,如栖鸟得一寒枝栖身。颈联谓自己远行桂管,离别彻 师多年,未能问讯。尾联谓己身处炎方,可是经常回忆丹岩佛寺,向往佛门清净之地。这首诗结构紧凑,题无剩义,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