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2

战城南拼音全文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36:08 〔唐〕李白

niánzhànsānggānyuánjīnniánzhàncōngdào

bīngtiáozhīhǎishàngfàngtiānshānxuězhōngcǎo

wànzhǎngzhēngzhànsānjūnjǐnshuāilǎo

xiōngshāwèigēngzuòláiwéijiànbáihuángshātián

qínjiāzhùchéngchùhànjiāháiyǒufēnghuǒrán

fēnghuǒránzhēngzhànshí

zhàndòubàihàomíngxiàngtiānbēi

yuānzhuórénchángxiánfēishàngguàshùzhī

shìcǎomǎngjiāngjūnkōngěrwèi

nǎizhībīngzhěshìxiōngshèngrénéryòngzhī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7725.html以上内容就是战城南古诗拼音全文,战城南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就是其中流传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您可以继续浏览站点内其它古诗文作品。

战城南译文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去年在桑乾源打仗,今年又在葱河道打仗。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曾经洗过兵器,在天山的雪中也曾放过战马。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匈奴以杀戮为职业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在他们领域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战士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战城南赏析

这首诗用的是汉代乐府诗的题目,有意学习乐府诗的传统,但比汉代那首《战城南》写得更形象,更深刻。这首诗是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桑干”、“葱河”、“条支”、“天山”都是边疆地名。整首诗大体可分为三段和一个结语。

第一段共八句,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前四句写征伐的频繁。以两组对称的句式出现,不仅音韵铿锵,而且诗句复沓的重叠和鲜明的对举,给人以...

战城南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战城南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动干戈,逞威边远,而又几经失败,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宗宗严酷的事实,汇聚到诗人胸中,同他忧国悯民的情怀产生激烈的矛盾。他沉思,悲愤,内心的呼喊倾泻而出,铸成这一名篇。

战城南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唐代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旨在抨击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分三段:开头八句为第一段,先从征伐的频繁和广远方面落笔;中间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从历史方面着墨;最后六句为第三段,集中从战争的残酷性上揭露不义战争的罪恶。此诗不拘泥于古辞,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内容上更丰富,使战争性质一目了然;艺术上则由质朴无华变为逸宕流美,更加凝炼精工,更富有歌行奔放的气势,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

战城南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

  • 战城南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

  • 喜远书

    端居换时节,离恨隔龙泷。苔色上春阁,柳阴移晚窗。寄怀因桂水,流泪极枫江。此日南来使,金盘鱼一双。...

  • 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镕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