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译文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赏析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这是一首登临怀古诗。首联扣题,挈领全篇。由臺上落葉起兴,触景生情,悲秋意绪溢满纸端。秋风飒飒,落木萧萧,使人顿生悲凉之意。「秋入」二字有的版本作「秋日」,可能出于对仗工稳的考虑,「秋日」与「古台」相对才恰切。但我以为用「入」字更妥贴,首先它紧承上句末尾时间名词「后」字,揭示了诗人情随景迁的心理流向。其次用「入」字这个趋向动词更有力度...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作品信息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创作背景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此诗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写下这首吊古之作。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作品简介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此诗描写了诗人登吴公台所见的萧瑟荒凉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声。全诗抚今追昔,感慨深沉,风格悲壮苍凉,意境深远悠长。有人认为,最后两句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