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译文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柏木船儿荡悠悠,河中水波漫漫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圆睁双眼难入睡,深深忧愁在心头。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不是想喝没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我心并非青铜镜,不能一照都留影。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也有长兄与小弟,不料兄弟难依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并非卵石圆,不能随便来滚转;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我心并非草席软,不能任意来翻卷。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雍容娴雅有威仪,不能荏弱被欺瞒。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忧愁重重难排除,小人恨我真可恶。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碰到患难已很多,遭受凌辱更无数。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静下心来仔细想,抚心拍胸猛醒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白昼有日夜有月,为何明暗相交迭?
心之忧矣,如匪澣衣。
不尽忧愁在心中,好似脏衣未洗洁。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静下心来仔细想,不能奋起高飞越。
柏舟赏析
从此诗的内容看,似是一首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而又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其抒情口气,有幽怨之音,无激亢之语。
全诗共五章三十句。首章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起兴,以柏舟作比。这两句是虚写,为设想之语。用柏木做的舟坚牢结实,但却漂荡于水中,无所依傍。这里用以比喻女子飘摇不定的心境。因此,才会「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了,笔锋落实,一个暗夜辗转难眠的女子的身影便显...
柏舟作品信息
柏舟创作背景
此诗的作者和背景,历来争论颇多,迄今尚无定论。简略言之,汉代时不仅今古文有争议,而且今文三家也有不同意见。《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刘向《列女传·贞顺》),《韩诗》亦同《鲁诗》说(见宋王应麟《诗考》)。《毛诗序》说:“《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这是以此诗为男子不遇于君而作,为古今文家言。今文三家,《齐诗》之说,与《诗序》同。
自东汉郑玄笺《毛诗》以后,学者多信从《毛诗》说,及至南宋,朱熹大反《诗序》,作《诗序辩说》,又作《诗集传》,力主《柏舟》为妇人之诗,形成汉、宋学之争论。元、明以降,朱熹《诗集传》列为科举功名,影响颇大,学者又多信朱说,但持怀疑态度的亦复不少,明何楷、清陈启源、姚际恒、方玉润等皆有驳议,争论不休,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今人之《诗经》选注本、译注本各有所本,或主男著,或主女作。高亨《诗经今注》、陈子展《诗经直解》均以为男子作,而袁梅《诗经译注》、程俊英《诗经译注》又皆以为女子作。
这些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是两派:一派认为作者是男性仁臣,另一派认为作者是女子。现代学者多认为是女子所作。
柏舟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柏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此诗以「隐忧」为诗眼、主线,逐层深入地抒写作者的爱国忧己之情,倾诉个人受群小倾陷,而主上不明,无法施展抱负的忧愤。全诗直诉胸臆,径陈感受,风格质朴,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善用比喻,而富于变化,另外其语言亦复凝重而委婉,激亢而幽抑,侃侃申诉,娓娓动听,在《诗经》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