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63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更新时间: 2025-04-12 12:32:32 出自司马迁《史记》

原文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是一个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成语,这个成语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内涵。

具体内容:该成语是由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提出的。这段记载描述了在战国初期,大商人白圭利用李悝(在《汉书·食货志》中作“李悝”)的经济改革政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商业理论。

原意: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这是一种商业策略,即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时候买入,等到市场回暖时再卖出。
引申义:后来,这个成语也被用来表示个人的志趣、见地与他人不同,或者是表示不跟别人争,仍然有好处。

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做相国,推行变法,其中“平籴”法是国家在丰年以平价收购余粮,荒年以平价卖出,以稳定粮价。白圭受到启发,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商业策略。

在丰年,农民粮食收成多,粮价便宜,白圭就大量买进粮食;同时,由于蚕丝、油漆等货物的价格高,他就卖出这些货物。
到了养蚕收茧的季节,蚕丝价格降低,而粮食价格提高,他就买进蚕丝而卖出粮食。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商人的智慧,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商业眼光和策略。同时,这个成语也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有独特的见解和策略,不盲目跟从他人,才能取得成功。

猜您喜欢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