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50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

更新时间: 2024-11-25 00:55:06 出自王守仁《传习录》

原文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出自王守仁的《传习录》。这句话深刻探讨了人心的本质以及影响人心清明的内外因素。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这句话指出,人的心体(即人的本性、良知)原本是清明、明亮的,具有天赋的理性和道德感知能力。它不受外界污染,能够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判断是非善恶。
气拘物蔽: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内心状态、情绪或气质,“物”则指外界的物质世界、名利欲望等。“气拘物蔽”意味着人的内心受到自身情绪、欲望和外界物质的束缚和蒙蔽。
鲜有不昏:“鲜有”表示很少,“不昏”即不昏暗、不清明。整句意思是,由于人的内心受到内外因素的束缚和蒙蔽,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心体的清明和明亮。

在《传习录》中,王守仁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通过“学、问、思、辨、笃行”来恢复和保持心体的清明。他强调,学问思辨是求知的过程,而笃行则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将良知付诸实践的关键。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人才能去除内心的蒙蔽,恢复心体的清明,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心体的本质:人的心体原本是清明、明亮的,具有天赋的理性和道德感知能力。
内外因素的影响:人的内心受到自身情绪、欲望和外界物质的束缚和蒙蔽,导致心体昏暗不明。
恢复心体清明的途径:通过“学、问、思、辨、笃行”来去除内心的蒙蔽,恢复心体的清明。

“人之心体,本无不明而气拘物蔽,鲜有不昏”这句话揭示了人心的本质和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后的状态,以及恢复心体清明的途径。它强调了人的内心具有天赋的理性和道德感知能力,但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来去除蒙蔽,保持心体的清明。

猜您喜欢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