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59

播种清明候已迟,今将谷雨未翻镃

更新时间: 2025-04-04 04:14:51 出自郑用锡《望雨》

原文

郑用锡的《望雨》全文如下,我将按照要求清晰展示,并进行分点表示和归纳:

《望雨》

作者:郑用锡(清代)

全文:

播种清明候已迟,今将谷雨未翻镃。  
方虞先蛰雷频发,何意愆阳泽靳施。  
泣到鲋鱼仍涸辙,唤来鸠鸟更晴曦。  
在山自笑閒云閟,未作甘霖慰怨咨。
分点表示与归纳:

时令与农事:
“播种清明候已迟”:开篇即提到清明时节播种已经迟了。清明是春季的重要节气,通常也是播种的好时机,但此诗表达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天气或其他因素)而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
天气与忧虑:
“今将谷雨未翻镃”: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降雨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但诗中提到此时还未翻镃(耕地),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干旱、不利于农事的忧虑。
“方虞先蛰雷频发”:诗人担心雷声频发,可能是指即将到来的雷雨天气,但此时却并未带来预期的降雨。
“何意愆阳泽靳施”:表达了诗人对久旱不雨的困惑和无奈,“愆阳”指久旱,“泽靳施”则暗示雨水吝啬,不愿施予。
生动比喻:
“泣到鲋鱼仍涸辙”:用“鲋鱼涸辙”的典故,比喻自己像涸辙中的鲋鱼一样,处境艰难,渴望得到救助。这里暗指农民渴望雨水的到来,以解决干旱带来的困境。
“唤来鸠鸟更晴曦”:即使唤来了象征降雨的鸠鸟,天气却依然是晴朗的,没有带来期待的雨水。这一对比更增加了诗人对干旱天气的无奈和焦虑。
自我调侃:
“在山自笑閒云閟”:诗人在山中自嘲,觉得那些悠闲的云朵似乎也在嘲笑自己,因为即使它们聚集在一起,也没有形成能够带来降雨的云团。
总结与期望:
“未作甘霖慰怨咨”: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尽快能有一场甘霖(及时的降雨),以缓解干旱和农民的怨咨(抱怨和咨询)。
作者简介与背景:
郑用锡(1788~1858),字在中,号祉亭,清代台湾淡水人。他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和官员,曾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等职位,并著有《北廓园集》等作品。这首诗《望雨》反映了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对干旱天气的忧虑。

猜您喜欢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