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原文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译文/...

  •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

    原文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译文/注释译文在自已家南面的小山包上有座小小的亭...

  •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原文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译文/注释树叶还是稀稀落落的,丁香树叶下丁香花就开放了,吐露出...

  •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原文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相伴。也应学得老渔蓑。...

  •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原文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译文/注释  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原文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 从风还共落,照日不俱销。 叶开随足影,花多助重条。 今来渐异昨,向晚判胜朝。...

  •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原文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译文/注释译文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

  •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

  •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注释译文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

  •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原文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译...

  •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原文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译文/注释译文西风送来万里之外的家书,问我何时归家? 鸿雁在红叶满山的季节呼唤着同伴南迁,而离人却对着...

  •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原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译文/注释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注...

  •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原文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译文/注释译文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

  • 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原文万物鲜华雨乍晴,春寒寂历近清明。 残芳荏苒双飞蝶,晓睡朦胧百啭莺。 旧侣不归成独酌,故园虽在有谁耕。 悠然更起严滩恨,一宿东风蕙草生。...

  •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原文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

  •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原文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 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原文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原文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 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原文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