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督护歌译文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从云阳逆流而上去服徭役,两岸住着许多的商贾大户。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吴牛热得对月直喘的时节,沿江拖船的工人多么辛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江水混浊不堪已不可饮用,壶里的水也一半成了泥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一唱起那悲凉的丁督护歌,内心就会摧裂而泪落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万名工人凿取奇异的文石,没办法很快运达江边水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你看那石头多么粗大笨重,掩面而泣为百姓悲伤千古。
丁督护歌赏析
《丁督护歌》又作《丁都护歌》,是《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语出《宋书· 乐志》:彭城内史徐逵为鲁轨所杀,宋高祖派都护丁旿收敛殡埋。逵的妻子(高祖长女),呼旿至阁下,亲自问殡送之事,每次问就叹息说:“丁都护”,声音很哀惋凄切。后人依其声制了《都护歌》曲。《唐书· 乐志》也云:“《丁督护歌》者,晋宋间曲也。”按《乐府诗集》所存《丁督护歌》都是咏叹戎马生活的辛苦...
丁督护歌作品信息
丁督护歌创作背景
李白漫游了祖国大地,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李白是一个很关心人民疾苦的人,在漫游中他同情人民疾苦,也同劳动人民交往,写下了少数反映劳动人民疾苦和表达对劳动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的诗歌。这篇《丁督护歌》就是描写民夫拖船痛苦的诗作。
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黄锡珪《李白诗编年》和郁贤皓《李白集》都认为是天宝六载(747年)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所作,当时李白第二次漫游吴越,南下途中经云阳(今江苏丹阳)。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澣在当地开凿新河,李白看到当时由云阳从水路运输石头的情形,因用当地古曲题目写下《丁督护歌》这首诗。
丁督护歌作品简介
《丁督护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炎热的季节里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是一首风格沉郁的现实主义诗篇。全诗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突出描写民夫拖船的痛苦,然后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议论,揭示劳动人民的痛苦没有终结,不仅深化了前面的描写,而且扩展提高了诗的主题意义。诗中的描写和议论,都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不加修饰,没有夸张,言近旨远,意蕴深厚,与诗人的浪漫主义诗歌相比,别是一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