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8

橡媪叹

更新时间: 2025-04-21 18:20:25 〔唐〕皮日休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1042.html以上内容就是橡媪叹古诗全文,橡媪叹出自年代唐,作者是皮日休;您也可以点击橡媪叹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橡媪叹译文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秋意深沉,橡树结的果子早已熟透,一颗一颗散落在荒芜的山冈上。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一个驼背的,花白头发的老婆婆,一大清早就踩着冷冷的秋霜,在山坡上捡橡子。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老人家行动不便,手脚很不利索,整整一天,不过捡了一小筐。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我问她:“老妈妈,你捡这些橡子做什么用?”她回答:“回去晒干,再蒸一蒸,用来做过冬的粮食。”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老人一家在山前本来有几亩稻田,今年收成不错,沉甸甸的稻穗香气袭人!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小心的收割、舂米,官家来收秋粮时,全部拿出来,一点也没有私留。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可是,为什么明明一石多的大米,官家的称量出来竟然只有五斗!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这些贪官污吏狡黠无耻,罪大恶极!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他们拿官粮来放私债,等连本带利收回,又放到官家的粮仓里面。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一年又一年,他们就做着这样的无本生意!可怜老婆婆这样的人家还有多少?从冬天到来年,只有用难以下咽、毫无营养的橡子来欺骗自己的肚子。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我听说春秋时齐国有个虚伪的贵族,叫田成,他假装仁义,道貌岸然,最后还是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可是现在,有些人连这样的假仁假义也不愿意做了!看着老婆婆远去的消瘦的背影,不知不觉,眼泪流下来。

橡媪叹赏析

此诗是作者《正乐府十篇》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粮”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数笔,便点出时令、地点、人物、事件和具体活动时间,勾画了一幅孤凄悲楚的荒山拾橡图。“伛偻黄发”,状出老媪筋骨累断、膏脂枯干的形象;“践晨霜”则说明老媪动身之早,天气之寒。从人物形象和动作方面,读者可以看出统治者...

橡媪叹作品信息

  • 作品别称正乐府十篇·其二·橡媪叹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橡媪叹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等待更新...

橡媪叹作品简介

《橡媪叹》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代表诗作之一。此诗通过对一个老农妇因辛勤生产的粮米被官府搜刮盘剥殆尽,只好靠拾橡子聊充饥肠的悲惨遭遇的描写,深刻揭露官租之重和官吏之法,寄予对下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全诗可分三段:前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中十四句为第二段,老媪自述被逼拾橡子的具体原因;后四句为第三段,写诗人耳闻目睹这黑暗现实后内心的慨恨及对老媪的同情。

橡媪叹作者简介

皮日休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

  • 重过何氏五首·其一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 赠罗浮道士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 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 春居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