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7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更新时间: 2025-04-22 00:53:40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1064.html以上内容就是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古诗全文,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译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此诗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却点出了作者游历的地点(五松山)、时间(傍晚)和与此相关的事情(投宿)、人物(荀媪)。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里不是写游山以后的感受,而是指进入荀家后见到凄凉家境陡然产生的忧郁感。祖国的河山是如此的美好,按理说,生息在这块大好河山上的人民应该是富足的,而实际上人民的生活十...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漫游各地,饱览名山大川。他的作品深得“江山之助”。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诗歌豪放逸丽,实有得于此。在漫游的过程中,李白接触了大量下层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辛勤,忍饥挨冻的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都使他深受感动。他的作品在飘飘欲仙的高蹈旷达中又时时流露出对此处还有一行于世情的执着、对于人民的关切,实亦有得于此。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将此诗系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李白往来于宣城、历阳之间。五松山在安徽铜陵县南,山上有大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翠色参天。山名原先不详,李白至此,始把它命名为五松山。此山以风景清幽引人入胜,故李白在另一首诗中云:“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大概五松山的胜景迷人,李白流连忘返,不觉天晚,无法赶回县城,只好到山下随便找个农民借宿。于是荀媪这位纯朴的老农妇有幸接待了这位大诗人。诗人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深为感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作品简介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这首诗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亲眼目睹了农家的辛劳和贫苦,有感而作的。此诗诉说了劳动的艰难,倾诉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流露出感人的真挚感情。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荀媪的词句,但她忠厚善良的形象宛然如见。全诗朴素自然,语言清淡,于不事雕琢的平铺直叙中颇见神韵,在以豪迈飘逸为主的李白诗歌中别具一格。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 秋雨

    竟日散如丝,吟看半掩扉。秋声在梧叶,润气逼书帏。曲涧泉承去,危檐燕带归。寒蛩悲旅壁,乱藓滑渔矶。爽欲除幽簟,凉须换熟衣。疏篷谁梦断...

  • 鄠杜马上念汉书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 淮阴行五首·其五

    隔浦望行船,头昂尾幰幰。无奈晚来时,清淮春浪软。...

  • 山行

    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