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州李判官译文
送灵州李判官赏析
该诗借送别李判官写出了战争中的乱象,表达了诗人对尽快平定叛乱的渴望。诗的前四句记述当时之乱,后四句写作者希望唐肃宗李亨和平叛主将郭子仪乘时建功。“血战”、“氛迷”,正面描述四海腥膻的局面。“策略”称其主将郭子仪,“材良”赞美李判官。“兵动朔方”,是说将大举兴复。按《唐书》:“禄山反,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充朔方军节度使。陈涛斜之败,帝惟倚朔方军为根本。”此诗...
送灵州李判官作品信息
送灵州李判官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凤翔。安史之乱中,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后,杜甫也曾投奔肃宗,但中途被乱军捉回长安。关于此诗系年,黄鹤、朱鹤龄、顾宏诸家,俱编在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57年(至德二载)。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玩诗中羯胡血战等语,及近贺中兴一句,当是安史正猖獗,灵武初即位时,盖至德二载,在凤翔时所作。当从《杜臆》。”
送灵州李判官作品简介
《送灵州李判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借送别李判官以表达诗人对唐肃宗李亨和平叛主将郭子仪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