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5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更新时间: 2025-04-21 09:13:08 〔唐〕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4514.html以上内容就是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古诗全文,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孟浩然;您也可以点击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译文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翠微寺坐落在终南山,雨后返照时景色最为美丽。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我久已闭门谢客隔绝世事,今日手拄竹杖来到这里登高。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造访上人的居室清幽静谧,从中才领略到幽人的高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儒家与佛道虽然旨趣不同,爱好自然却可引为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我二人相见甚欢深相契合,一直到暮色降临依然在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夜晚回到寺中于窗下静卧,不时看见远山有野火在燃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不由想起前人笔下的赤城,又忆起高耸峭拔的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风声泉吟自是清新的音乐,又何必非得听古代名士的长啸。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赏析

首句开门见山,点明翠微寺所在的地理位置。“翠微”一词,本状山色之青翠缥缈,用以名宫及寺,当或与山色之映照有关。因此“翠微终南里”这一似乎是单纯交代翠微寺所在的诗句,便自然能引起读者青翠缥缈的终南山色环拥寺院的视觉联想。次句进一步点出时间气候和翠微寺景色最美的时候。雨后天晴,斜阳返照,青翠的山色清澄如洗。佛寺在夕阳余晖和翠绿山色的映照下显得分外鲜明夺目。诗人...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创作背景

开元十七年(729),身在长安的诗人前往终南山中的翠微寺,拜访了深居其中的空上人,和他欢谈竞夕,留宿在寺中。万籁俱寂时看到远处的景色,诗人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作品简介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游宿终南山翠微寺情景。先写该寺在雨后夕照中景色很美,点明出游时地。接写登眺览胜,赞上人居处幽美,知其品性高雅、得禅静之妙。末写欢谈至夕,住宿寺中的所见所感。全篇按照游踪顺序写来,自然流畅,写景既淡笔轻描,又以想像之景比拟衬托,绘声绘色。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

  • 听百舌鸟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

  • 春日留别

    游人欲别离,半醉对花枝。看著春又晚,莫轻少年时。临行记分处,回首是相思。各向天涯去,重来未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