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0

三韵三篇·其一

更新时间: 2025-04-21 07:28:35 〔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5080.html以上内容就是三韵三篇·其一古诗全文,三韵三篇·其一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您也可以点击三韵三篇·其一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三韵三篇·其一译文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

骏马不要吐唾其面,大鱼不要损坏其鳞。

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马被污辱马毛焦黄,把鱼困住鱼更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您看光明磊落之士,不肯改变处世之道。

三韵三篇·其一赏析

《三韵三篇》是杜甫将自己置于一群小人和乱相环境的对立面,表明自己的高远之志,情绪上以悲愤为基调。诗意蹊跷,堪称谜语。

这组诗所反映的事情,或许有两件,一件发生在杜甫入严武幕府工作的前一阶段,那时他因想适应新工作和人际环境,大约主动积极与幕僚交往,没想到效果适得其反,大伤热情。另一件事情与严武相关,发生在杜甫辞职之后,但与前一件事以及所涉及的人也紧密关...

三韵三篇·其一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三韵三篇·其一创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在严武幕府任职,不堪拘束而辞职回归草堂,这组诗当是为幕府中所受屈辱而发,有人认为创作时间在永泰元年杜甫离蜀前夕。

对于这组诗的创作契机存有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讽朝政之失。以黄鹤为代表:“此当是永泰元年作。时代宗信任元载、鱼朝恩,而士之变节者,争出其门。二人在广德、永泰间,其权特盛。详玩末章,其意显然矣。”(二)只是一般感讽,不必深究具体所指。以浦起龙为代表:“三篇乃古杂诗体,不得定为何时所作,亦不必强求其何所指切。”(三)主要赋幕中事。以黄生为代表:“三首与《莫相疑行》《赤霄行》,似皆在幕之作。”

杜甫作《三韵三篇》,最可能的原因是杜甫立春那天寄到幕府的诗惹祸了。本来,幕府中对他辞职事就有议论,严武感觉受伤没面子是人之常情,却没有料到还有更厉害的打击在后面,先是抱怨入幕不值,后是说“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于是府中“笑话”满天飞。这样的局面严武当然很难接受。再加上严武的周围有不少奉承拍马并且拨弄是非的人物, 他们对杜严关系的变化产生了腐蚀与致命一击。这期间可能出现伤害杜甫尊严的事情,因此他创作这组只有自己才能解释清楚的谜语诗,以宣泄愤怒,安抚自己。

三韵三篇·其一作品简介

《三韵三篇》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意旨隐晦。第一首诗抒写士有不可夺之志,表现出昂扬的志气;

三韵三篇·其一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的诗词

  • 三韵三篇·其一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无风。避旗飞鹭翩翻白,惊鼓跳鱼拨剌红。...

  • 秋雨叹三首·其二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自闻君欲行,频望南...

  • 登万岁楼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