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2

鹦鹉

更新时间: 2025-04-03 18:12:15 〔唐〕白居易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63949.html以上内容就是鹦鹉古诗全文,鹦鹉出自年代唐,作者是白居易;您也可以点击鹦鹉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鹦鹉译文

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

成天讲话突然沉默,半夜里栖息忽然又惊醒。

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

身被囚禁,只由于毛色美丽,心情痛苦,仅因为是非分明。

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

晚上常涌起回到旧窝的思绪,春天常发出怀念同伴的心声。

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

什么人能帮助打破这牢笼,让它能自由地讲话欢快地飞行。

鹦鹉赏析

《鹦鹉》这首诗描写了一只被囚禁的鹦鹉的生活情况和内心活动,表现了诗人自己苦闷的心理和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

鹦鹉是会学人语的,诗人写它白天“语还默”,夜晚“栖复惊”,通过日夜的表现揭示它内心的活动,诗人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写它身被“囚”、心受“苦”,身心不自由都是因为它太出众、太聪明;写它“思”归巢,“忆”伙伴,都是为了突出它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诗...

鹦鹉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818年

鹦鹉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由太子左赞善大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元和十三年(818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此时他既为离开贬斥之地江州而高兴,又为远来偏僻之地忠州而遗憾,同时,其弟白行简来看望他。期间作此诗《鹦鹉》。

鹦鹉作品简介

《鹦鹉》,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以“鹦鹉”为名所作的两首诗之一,此诗为五言律诗(另一首为七言律诗)。

这首诗看似咏鹦鹉,实则感叹自己的身世,诗中借鹦鹉的遭遇和愿望比拟人事,托物言志。前六句抒发了被囚禁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表达了打破牢笼、争取自由的愿望。全诗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睹物伤时、积极奋飞的情志。

鹦鹉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