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译文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回忆昨日与老朋友,分别在湘江岸边。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我的马隔着树林不住嘶鸣,您的船转过山后就已经不见。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现在我的马又沿着旧路边鸣边走,但您的船却像永远消失的闪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眼前虽是千里江蓠,一片春色,但老朋友却再也无法看见。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赏析
此诗序文解释了诗题中“重至衡阳”之义,因为五年前二人曾在衡阳分别,故云“重至”。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句中,一个“忆”字,牵引着作者的思绪又回到了从前,五年前那湘江分别的一幕,又呈现在眼前,仿佛就在昨天。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这二句仍是对当年分别场景的追述,可能作者当时就有一种感觉,或许这次的生离就是死别,于是一直目送朋友的船消...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作品信息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此年,刘禹锡年近九十的老母去世,他扶柩返洛阳守丧。十一月途经衡阳,突然接到柳宗元的死讯,刘禹锡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竟至“惊号大叫,如得狂病”(《祭柳员外文》)。在这种异常悲痛的心情下,刘禹锡写下这首诗以吊唁好友。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作品简介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诗抒写当时的悲伤心情,前四句写当年依依惜别,后四句写重临旧地,故人长逝。全诗意旨悲惨,音节短促,盖二人友情至深,故禹锡吊丧之作尤为真挚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