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66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

更新时间: 2025-04-24 08:22:38 〔唐〕杜甫

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过客径须愁出入,居人不自解东西。

书签药裹封蛛网,野店山桥送马蹄。

岂藉荒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194143.html以上内容就是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古诗全文,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您也可以点击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译文

译文等待更新...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赏析

赏析等待更新...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杜工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764年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创作背景

公元七六四年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峡。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又先有信邀请,于是便决定重还成都。这五首诗就是杜甫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三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