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7

筹边楼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23:03 〔唐〕薛涛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1867.html以上内容就是筹边楼古诗全文,筹边楼出自年代唐,作者是薛涛;您也可以点击筹边楼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筹边楼译文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筹边楼高耸入云窗外一片清秋,气势雄伟豪壮威震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各位将领不要贪图羌族的骏马,楼的最高层可看到边塞的尽头。

筹边楼赏析

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也都包含其中。后两句寓严正谴责于沉痛慨叹之中,便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意思是说,由于将军们的目光短浅,贪婪掠夺,召来了与羌...

筹边楼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筹边楼创作背景

李德裕建筹边楼,不仅供登览之用,而且与军事有关。在他的任内,收复过被吐蕃占据的维州城,西川一带一直很安定。大和六年(832)十一月,李德裕调任离蜀,此后边疆纠纷又起。这时,薛涛已是七十左右的老人了。她感慨时事,写了《筹边楼》这首诗。

筹边楼作品简介

《筹边楼》是唐代女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筹边楼壮观景色的描绘和时过境迁、时移事异的感叹,表现了诗人托时感事,忧心国事的真挚感情。前二句侧重叙述、描写,写出楼的高峻、壮观,点明筹边楼扼川西首府形胜之地。后二句侧重议论、感慨,严正批评边将的短见与贪婪。全诗章法严谨,有动荡开阖,有含蓄顿挫,语言雄豪精警,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筹边楼作者简介

薛涛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猜你喜欢的诗词

  • 筹边楼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霁月光如练,盈庭复满池。秋深无热后,夜浅未寒时。露叶团荒菊,风枝落病梨。相思懒相访,应是各年衰。...

  • 长安逢友人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 听琵琶妓弹略略

    腕软拨头轻,新教略略成。四弦千遍语,一曲万重情。法向师边得,能从意上生。莫欺江外手,别是一家声。...

  • 见花

    褰裳拥鼻正吟诗,日午墙头独见时。血染蜀罗山踯躅,肉红宫锦海棠梨。因狂得病真闲事,欲咏无才是所悲。看却东风归去也,争教判得最繁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