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1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51:49 〔唐〕杜甫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4773.html以上内容就是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古诗全文,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您也可以点击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译文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盼望凤翔那边有人来传点消息,但没有等到人于是决意逃回来。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逃窜过程中边走边望望眼欲穿,一路上提心吊胆几乎心都凉透。

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

重重烟树像在招引自己向前奔,莲花似的山峰仿佛为我而打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初到时亲友们惊讶我又老又瘦,感叹我艰辛地从贼营中逃出来。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赏析

《喜达行在所三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杜甫身陷贼中的唯一念想和寄托,就是行在中的唐肃宗了。《孟子》中说“圣人三日无君则惶惶然。”杜甫虽不是圣人,但“一饭未尝忘君”(苏轼评价杜甫语),却不得不说是圣人对杜甫的影响。杜甫于身陷贼中之际依然西望行宫,希望有朝一日能突围抵达,但现实却是音尘不到,无人却回,...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757年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创作背景

唐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险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当年五月十六日,唐肃宗拜杜甫为左拾遗,这三首诗便是杜甫作左拾遗以后不久痛定思痛之作,因此第三首有“影静千宫里”的话。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的诗词

  • 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一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雾树行相引,莲峰望忽开。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 出潼关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 偶成

    含毫意不浅,微月上帘栊。门静吏人息,心闲囹圄空。繁星入疏树,惊鹊倦秋风。始觉牵卑剧,宵眠亦在公。...

  • 奔避

    奔避投人远,漂离易感恩。愁髯霜飒飒,病眼泪昏昏。孤馆秋声树,寒江落照村。更闻归路绝,新寨截荆门。...

  • 思归乐

    泪滴珠难尽,容殊玉易销。傥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