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24

郢门秋怀

更新时间: 2025-04-17 20:35:39 〔唐〕李白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巴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5387.html以上内容就是郢门秋怀古诗全文,郢门秋怀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郢门秋怀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郢门秋怀译文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船来回荡。

巴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现在北风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山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云雾来到潇湘洞庭。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沧海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郢门秋怀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感基调比较悲凉。

有人认为,也许是在李白年轻时候,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以后,因为不得举荐而灰心,而产生出归隐的思想,从...

郢门秋怀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郢门秋怀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

郢门秋怀作品简介

《郢门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光阴易逝,人生短促的慨叹。

郢门秋怀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巴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

  •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 与张先辈话别

    为□□□者,各自话离心。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巴江□□涨,楚野入吴深。他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 江南春赋

    丽日迟迟,江南春兮春已归。分中元之节候,为下国之芳菲。烟幂历以堪悲,六朝故地;景葱龙而正媚,二月晴晖。谁谓建业气偏,句吴地僻。年来而...

  • 春陌二首·其一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