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98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56:22 〔唐〕孟浩然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8579.html以上内容就是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全文,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孟浩然;您也可以点击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译文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赏析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作品信息

  • 作品别称登江中孤屿贻王山人迥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创作背景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此诗中的王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此诗是作者登汉江中的一个小岛时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作品简介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写作者登上孤屿所见的景物,再回忆与友人泛舟的美好情景,最后写“南望鹿门山”,抑制不住思念之苦,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所写景物有眼前景物,有想象中事物,还有回忆中的景色,写景层次清楚,富于变化;结构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作者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的诗词

  •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

  • 岸花

    可怜岸边树,红蕊发青条。东风吹渡水,冲着木兰桡。...

  • 壮士行

    阴风振寒郊,猛虎正咆哮。徐行出烧地,连吼入黄茆。壮士走马去,镫前弯玉弰。叱之使人立,一发如铍交。悍睛忽星坠,飞血溅林梢。彪炳为我席...

  • 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如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