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97

送杨山人归嵩阳

更新时间: 2025-04-21 13:30:39 〔唐〕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28604.html以上内容就是送杨山人归嵩阳古诗全文,送杨山人归嵩阳出自年代唐,作者是高适;您也可以点击送杨山人归嵩阳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送杨山人归嵩阳译文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经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来忘掉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山人一心前往嵩阳路,只留下无穷眷念长久回忆。

送杨山人归嵩阳赏析

《送杨山人归嵩阳》诗的前两句诗人感叹十年的时间,人事屡经变迁,心境发生很大变化,居去曾经春居的种种梦想和想法都被时间慢慢地消磨直至淡忘,隐居的心事也已经徒然。三、四句中写诗人来到嵩山之后的情形,本想会会旧友叙叙旧情,可是遗憾的是仅春的几个挚友可能都遭遇变故,没春再见到。看着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诗人描由发出慨叹:青山依旧,故人难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

送杨山人归嵩阳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送杨山人归嵩阳创作背景

从诗中“夷门二月柳条色”一句,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于大梁,因为夷门是战国时代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载(744);有人认为李白与高适两首同题诗,都是天宝四载(745)五月后所作。兹从天宝四载之说,但从诗中的“二月柳条色”推断,《送杨山人归嵩阳》此诗应是在该年春二月左右所写。

送杨山人归嵩阳作品简介

《送杨山人归嵩阳》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的前四句感叹世间万事变幻莫测,心境改变了,老友也难相见;五六句描写美丽的二月春景,却使人泪下沾襟;七八句诗人赞叹了朋友杨山人过着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最后两句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表达了深切的感情。诗中融情入景,婉转流畅,情深意切。

送杨山人归嵩阳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雨晴夜合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绣帘垂籙簌,眉黛远山绿。春水渡溪桥,凭阑魂欲消。...

  • 陪侍御叔游城南山墅

    夜坐拥肿亭,昼登崔巍岑。日窥万峰首,月见双泉心。松气清耳目,竹氛碧衣襟。伫想琅玕字,数听枯槁吟。...

  • 啄木

    啄木啄啄,鸣林响壑。贪心既缘,利嘴斯凿。有朽百尺,微虫斯宅。以啄去害,啄更弥剧。层崖豫章,耸干苍苍。无纵尔啄,摧我栋梁。...

  •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一灯如悟道,为照客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