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九首(并引)译文
【其一】
竹枝词九首·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其二】
竹枝词九首·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其三】
竹枝词九首·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其四】
竹枝词九首·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其五】
竹枝词九首·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其六】
竹枝词九首·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其七】
竹枝词九首·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其八】
竹枝词九首·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其九】
竹枝词九首·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竹枝词九首(并引)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这组民歌体诗,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有人民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唱歌,有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的游女,有旅居在此地的妇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带信给丈夫,有住在山头的女子到江边来取水,男子到山下来烧草灰肥田:九首诗组成了一幅风俗画。其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竹枝词九首(并引)作品信息
竹枝词九首(并引)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竹枝词九首(并引)作品简介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的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一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作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作。这些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也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