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一百首译文
宫词一百首赏析
唐朝写宫女苦闷哀怨的诗很多,像元稹的《行宫》(“寥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张祜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等诗都是其中的名篇。王建的《宫词》一百首,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出身阶级的局限性,有些不免歌颂宫廷的腐朽生活,但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她们的不幸遭遇。从而使...
宫词一百首作品信息
宫词一百首创作背景
《宫词一百首》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至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期间。《云溪友议》载:“王建校书为渭南尉,作宫词。元丞相亦有此句。河南渭南合成二首,时谓长孙翱、朱庆馀各有一篇,苟为当矣。长孙词曰:一道甘泉接御沟,上皇行处不曾秋。谁言水是无情物,也到宫前咽不流。朱君词曰: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对泣琼轩。含情欲说闺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元公秀明经制策入仕,其一篇自述云:延英引对绿衣郎,红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是时贵族竞应制,科用为男子荣进莫若兹矣。乃出自河南之咏也。渭南先与内官王枢密尽宗人之分,然彼我不均,后怀轻谤之色,忽因过饮语及桓灵信任中官,多遭党锢之罪而起兴废之事,枢密深憾,其讥诘曰:吾弟所有宫词,天下皆诵于口,禁掖深邃,何以知之。建不能对,元公亲承圣旨,令隐其文,朝廷以为孔光不言温树,何其慎静乎。二君相将递劾,因为诗以让之,乃脱其祸也。建诗曰: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官见长时。脱下御衣偏得著,进来龙马每教骑。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有关于王建《宫词一百首》的写作背景,将其放在中唐政治、文化的大背景下,不难看出,正因为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才能孕育催生出这样一组影响深远的诗篇。首先,唐朝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开放并宽松的社会,文学开放,文禁松弛,思想自由,各种题材都可以表现在诗作里,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文学环境的自由宽松,欣欣向荣的文化景象,这些都成为了宫词乃至其他各种文学样式兴起繁荣的肥沃土壤。其次,后宫的嫔妃制度,宫女问题为宫词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后宫佳丽三千再加上各个等级的宫女,她们是整个皇宫禁苑的主体,制度的苛刻,等级的森严,使她们大都成为封建制度中不幸的牺牲品,正是由于她们,才有了诗人进行宫词创作的素材。最后,经过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再没有初、盛唐时那种积极向上、乐观豪放的心态,士人们虽仍然抱有经世治国的远大抱负,为国家强盛做着不懈的努力,但是时代的衰败,已使中唐之后的士人失去了曾经的积极向上的激情,诗歌内容也渐渐从江山社稷转向舞榭楼台。除了政治、文化、社会这些背景,作者本人的喜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最终促成这一百首官词问世的原因,在于时任朝廷枢密使的宦官王守澄。
宫词一百首作品简介
《宫词一百首》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由一百零二首七言绝句组成。这组诗描写宫女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不幸遭遇,表达对这些虽身处富贵之地但肉体和精神却倍受蹂躏的不幸妇女的同情,谴责戕害她们的封建制度。其素材据说得自一位作内侍的宗人王守澄,但它也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全诗语言平易清新,以白描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