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43

梦李白二首·其一

更新时间: 2025-04-19 05:53:51 〔唐〕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5305.html以上内容就是梦李白二首·其一古诗全文,梦李白二首·其一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杜甫;您也可以点击梦李白二首·其一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梦李白二首·其一译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梦李白二首·其一赏析

这两首记梦诗,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说,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上篇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故人吉凶生死的关切;下篇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故人悲惨遭遇的同情。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

梦李白二首·其一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梦李白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两首诗。

梦李白二首·其一作品简介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梦李白二首·其一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

  • 塞下曲四首·其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七

    朝入云中郡,北望单于台。胡秦何密迩,沙朔气雄哉。藉藉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塞垣无名将,亭堠空崔嵬。咄嗟吾何叹,边人涂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