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34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

更新时间: 2025-04-14 15:41:59 〔唐〕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5332.html以上内容就是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古诗全文,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商隐;您也可以点击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译文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赏析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开头两句只是描写环境,人物并未出场,但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人物的感情活动。“哀筝随急管”,不只表现出急管繁弦竞逐的欢快、热烈和喧闹,也暗示出听者对音乐的那种撩拨心弦的力量的特殊感受。照一般的写法,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樱花永巷垂杨岸,哀筝急管相驰逐”,现在却以“何处”发问领起,先写闻乐,再写乐声从樱花盛开的深巷、垂杨飘拂的河边传出,传神地...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唐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创作背景

《无题四首》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体裁既杂,各篇之间在内容上也看不出有明显的联系,似乎不一定是同时所作的有统一主题的组诗。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作品简介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无题诗,写东家老女婚嫁失时自伤迟暮又听到贵家女子的美满生活而增添烦恼的痛苦之情。全诗融进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寄托了作者仕进无门的痛苦之情。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三梦记

    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

  • 登乐游原

    几年诗酒滞江干,水积云重思万端。今日南方惆怅尽,乐游原上见长安。...

  • 曲江对雨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