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35

牡丹种曲

更新时间: 2025-04-12 11:38:29 〔唐〕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5657.html以上内容就是牡丹种曲古诗全文,牡丹种曲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贺;您也可以点击牡丹种曲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牡丹种曲译文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谁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牡丹种曲赏析

牡丹,国色天香,素有“花中王”之誉,被看作是富贵的象征。中唐时代,长安贵族玩赏牡丹之风极盛。风气如此,当时诗人多有咏叹之作,最著名的是白居易的《买花》和李贺这首《牡丹种曲》。

此诗首四句是写买花和精心培植的情景:“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莲枝中通外直,其花清香四飘,虽出于污泥而不染,历来被目为清高自好的君子之...

牡丹种曲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牡丹种曲创作背景

唐贞元、元和之际,京都贵族赏玩牡丹成风,为此挥霍大量金钱。唐李肇《国史补》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岁暮,车马若狂,以不耽乐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诗人李贺写下这首诗对此事进行了嘲讽。

牡丹种曲作品简介

《牡丹种曲》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前四句点明是暮春时节,写牡丹的栽种和开花;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全诗选材角度新颖,小中见大,内涵邃深,讽刺意味浓烈,以典型的艺术形象深入地揭示了统治者腐朽的生活本质。

牡丹种曲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的诗词

  • 牡丹种曲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 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短歌行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歌。短...

  •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

    重围如燕尾,宝剑似鱼肠。欲求千里脚,先采眼中光。...

  • 江上寄巴东故人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