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译文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离开草堂后就常常担心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新栽的松树恨不能快速地长成千尺高树,到处乱生侵蔓的恶竹应该斩掉它一万杆。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自己的生活全靠严武照顾,衰老的身体也可托付给益寿延年的丹药了。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这三年飘泊不定,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亲身经历才知世路艰辛,人生路难行啊!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赏析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第四首诗的首四句是诗人设想回成都后整理草堂之事,但却给人以启迪世事的联想:“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大意是说:自从离开草堂,常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现在恐怕连同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流中去了。这虽是诗人遥想离开成都之后,草堂环境的自然遭遇,但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风风雨雨的社会现状的焦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作品信息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创作背景
公元七六四年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峡。二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同时严武又先有信邀请,于是便决定重还成都。这五首诗就是杜甫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作品简介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64年二月由阆州还成都的途中所作的组诗,共五首。其中第四首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