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6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更新时间: 2025-04-20 03:25:52 〔唐〕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8314.html以上内容就是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古诗全文,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译文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秋风吹过水乡的夜晚,这样的时辰绝不适合远离。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远隔长安恍如梦里,什么时候才是归去的日期?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赏析

盛唐时期,由于政治安定,经济、交通发达,通衢驿馆行人往来频繁,以送别为题材的诗歌空前繁盛。这些诗或写景寄情,或直抒情怀,手法多样,不拘一格。然所贵者当在于情真意切,深有寄托,方能感人至深。《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这首诗看似平淡,实则情深意浓。

首句写景,点明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秋风”二字意在烘托环境气氛的凄清,以表达离别的感伤情绪。二句言情。“殊非”二字...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747年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创作背景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此诗当写于赐金放还后,故诗中流露出对朝廷的怀念。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作品简介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的一首五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此诗描写了夜深风紧、离别殊非良辰的情景:前两句用情景交融的方式,描写李白殷勤致意、挽留友人陆判官待天明风停后再离别的情景;后两句描绘友人如此匆匆告别、叹其奔波劳苦,实则问友人何时能回到长安,虚则表露出李白渴望建功立业、重获朝廷的重用。《送陆判官往琵琶峡》全诗意境紧扣主旨,语意双关,借景烘托环境气氛,以表达离别感伤之情,从而触动李白内心处的情感,以萦念长安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 武丘寺路

    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 杂忆五首

    【其一】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其二】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

  • 题伽倻山读书堂瀑布

    狂喷垒石吼重峦,人语难分咫尺间。常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

  •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