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05

登嘉州凌云寺作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29:57 〔唐〕岑参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84604.html以上内容就是登嘉州凌云寺作古诗全文,登嘉州凌云寺作出自年代唐,作者是岑参;您也可以点击登嘉州凌云寺作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登嘉州凌云寺作译文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寺院高出飞鸟之外,青青峰顶戴着红楼。

搏壁跻半空,喜得登上头。

顺着峭壁来到半空,心中欢喜登上山头。

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

只觉宇宙顿时开阔,俯看三江滔滔水流。

天晴见峨眉,如向波上浮。

天睛气朗远望蛾眉,好似在那波上浮游。

迥旷烟景豁,阴森棕楠稠。

烟气笼罩气象开阔,树木葱郁遍布四周。

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

我愿割断世间缘分,永远去那尘外漫游。

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

旋风阵降吹过虎穴,阵雨时时飘下龙湫。

僧房云濛濛,夏月寒飕飕。

寺院之间云气蒙蒙,夏日也觉凉风飕飕。

回合俯近郭,寥落见远舟。

俯视近处城池环绕,眺望远处三二渔舟。

胜概无端倪,天宫可淹留。

眼前胜景难以望尽,天宫之上尽可久留。

一官讵足道,欲去令人愁。

身为一官本不足道,辞官离去又觉忧愁!

登嘉州凌云寺作赏析

作此诗时,诗人已届暮年,虽然历经坎坷但壮志未酬,歌行雄健之风依稀可见。

开头两句,“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仍保留盛年时的风格。写凌云寺高耸之貌,借飞鸟青峰映衬,突出了凌云寺的高峻壮丽。飞鸟与青峰,从地面上看,都是高空之物,但在诗人笔下凌云寺却高出飞鸟,跃出青峰。起笔遒劲,形象传神。把寺上红楼比喻为戴帽,凌云寺俨然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佛寺如此奇伟,...

登嘉州凌云寺作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登嘉州凌云寺作创作背景

杜鸿渐于大历二年(767)六月,罢去剑南西川节度使职,岑参亦离开幕府,转赴嘉州为刺史,抵达嘉州后不久即登寺观览,写下此诗。

登嘉州凌云寺作作品简介

《登嘉州凌云寺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记叙的是登凌云寺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凌云寺的高峻壮丽;为下文写登高蓄势;次八句写远眺所见,描绘了一幅以峨眉山为主体的风景画;接下来六句中作者先写天气的变幻,后将目光转入寺内及周围环境,勾画出开阔而朦胧的画面;最后四句先总的概括所见景物,后写无法久住寺院的无奈,点出来到嘉州后的深深的愁绪。

登嘉州凌云寺作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