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二译文
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赞美你这相门之女,崇尚学道爱好神仙。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
白玉般的素手捧起青霭,锦罗衣衫连带着紫色的云烟。
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
那就同往庐山屏风叠去,乘青鸾,执玉鞭。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二赏析
这组诗写李白妻子求仙访道,欲往庐山寻访女道士李腾空,赞扬她不以富贵为荣,反乐退爱仙的品性,也流露出自己的尚道之情。
李白的夫人宗氏想要跟随李腾空学道,而李白本人又是比较尊崇道教的,且办理过正式的入道手续,夫人的这一想法,李白自然是非常赞同的,所以诗中没有流露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的情形,也没有说劝阻的话。诗一开头就是对夫人学道的鼓励:“君寻腾空子,应到碧...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二作品信息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是李白的晚年作品,是李白留传下来的最后两首赠内诗。他曾陪同妻内,为寻找庐山女道士李腾空翻重山,越峻岭,一路上远迩幽寂,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写下了这《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詹锳认为此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李白诗文系年》云:“腾空既贞元中尚在人间,此诗之作,疑当在太白晚年。”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认为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末,李白遇赦归豫章与宗氏重聚后,送其往庐山时作。郭沫若认为,李白此时“已年逾六十,因过分失意而迅速衰老,对于道教的迷信已逐渐破除。然而宗氏则愈益醉心隐逸,看来他们两人可能是在那时作了情投意合的最后诀别”。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其二作品简介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作者送妻子上庐山访道的情景,诗中描绘了女道士清幽的居住环境和闲适的修道生活,表达了经历风雨沧桑后李白夫妇二人坚贞美好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因社会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向往出世的思想。组诗语言简洁细腻,风格含蓄柔婉,在李白诗中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