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唐代 > 114

沙丘城下寄杜甫

更新时间: 2025-04-19 07:40:42 〔唐〕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http://www.ixingtai.com.cn/tangdai/9685.html以上内容就是沙丘城下寄杜甫古诗全文,沙丘城下寄杜甫出自年代唐,作者是李白;您也可以点击沙丘城下寄杜甫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沙丘城下寄杜甫译文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我来这里到底有什么事?整日无聊闲居在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沙丘城四周有许多古树,从早到晚不断发出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地酒薄不能让我沉醉,齐地的歌声也空有其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思君之情如同滔滔汶水,浩浩荡荡地随你向南行。

沙丘城下寄杜甫赏析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在李白传世的诗歌中,公认的直接为杜甫而写的只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另一首就是这首诗。

沙丘城,位于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之地。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着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倍感孤寂,倍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诗人一开始用很多...

沙丘城下寄杜甫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沙丘城下寄杜甫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时李白四十五岁。天宝三载(744年)春,李白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三十三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相会,并同游孟诸、齐州等地。第二年夏,两人又在东鲁会面。他们情投意合,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天宝四载秋,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后,南游江东之前,曾一度旅居沙丘城。因怀念杜甫,写下此诗寄赠。

沙丘城下寄杜甫作品简介

《沙丘城下寄杜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

沙丘城下寄杜甫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 送别

    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陌头空送长安使,旧里无人可寄书。...

  • 佐还山后寄三首·其二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佗日爱,正想滑流匙。...

  • 琵琶

    朱丝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军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

  • 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