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当前位置:首页 > 魏晋 > 111

九日闲居

更新时间: 2025-04-18 16:02:28 〔魏晋〕陶渊明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http://www.ixingtai.com.cn/weijin/10781.html以上内容就是九日闲居古诗全文,九日闲居出自年代魏晋,作者是陶渊明;您也可以点击九日闲居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九日闲居译文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人生短促,忧思往往很多,可人们还是盼望成为寿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日月依着季节来到,民间都喜欢重阳这好听的节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露水出现了,暖风已经停息。空气澄澈,日月星辰分外光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飞去的燕子已不见踪影,飞来的大雁萦绕着余音。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只有酒能驱除种种忧虑,只有菊才懂得益寿延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茅草屋里的清贫士,徒然看着时运的变更。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酒杯积灰,酒樽也感到羞耻;寒菊空自开放,也让人难以为情。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整整衣襟,独自个悠然歌咏,深思遐想勾起了一片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盘桓休憩本有很多欢乐,隐居乡里难道就无一事成!

九日闲居赏析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陶渊明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小序中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

九日闲居作品信息

  • 作品出处陶渊明集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九日闲居创作背景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陶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饮则醉,醉则归,不拘礼仪,颓然自放,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九日闲居》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九日闲居》此诗当作于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或之后,时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

九日闲居作品简介

《九日闲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收录于《陶渊明集》。此诗描写了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赏菊无酒的境况,抒发了诗人惆怅感伤之情。开头写出了自然给人间带来的温馨,接着写了重阳节的美好气候和物候;下面点出酒与菊,有菊而无酒,依然是以诗赋深情。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为一体,语言遒劲新巧,词简意丰,体现了陶诗自然流走的特点。

九日闲居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猜你喜欢的诗词

  • 九日闲居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

    陶渊明魏晋
  • 折杨柳行

    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

    曹丕魏晋
  • 淮阳感怀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

    李密魏晋
  • 阳城刘氏妹哀辞

    鸟鸣于柏,鸟号于荆。徘徊以躅,立闻其声。相彼羽族,矧伊人情。叩心长叫,痛我同生。诞育圣善,发奇稚齿。如彼名驹,昂昂千里。刘氏怀宝,未曜...

    潘岳魏晋
  • 咏怀八十二首·其八十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阮籍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