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当前位置:首页 > 魏晋 > 119

读山海经·其十

更新时间: 2024-11-24 17:44:17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http://www.ixingtai.com.cn/weijin/2763.html以上内容就是读山海经·其十古诗全文,读山海经·其十出自年代魏晋,作者是陶渊明;您也可以点击读山海经·其十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读山海经·其十译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读山海经·其十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读山海经·其十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读山海经·其十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等待更新...

读山海经·其十作品简介

本诗原为《读〈山海经〉》诗的第十首,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

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对于时事的愤激之情。有人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对时事毫不关心;有人说,陶渊明尊崇上帝,不敢歌颂与帝斗争之神,这是个误会。陶渊明不仅歌颂精卫、刑天不屈不挠的复仇思想,而且还称赞伯夷、叔齐,颂扬过荆轲。他们有的反对使用“暴力”,有的宣扬惩治“暴君”。所以,鲁迅先生说陶渊明的这类诗篇是“金刚怒目”式的。

读山海经·其十作者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猜你喜欢的诗词

  •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魏晋
  • 与支遁书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帐。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

    谢安魏晋
  • 节过帖

    节过岁终,众感缠心,伏惟同之。奉月初告,承极不平复,头眼半体疹恒恶。兄告说姊故殊黄瘦,忧驰可言。寒切,不审尊体复何如,眠食转进不?气力渐...

    王献之魏晋
  • 夏日帖

    夏日,感思兼悼,切割心怀,痛当奈何奈何!得思道书,慰意。薄热,汝比各可不?吾并故诸恶劳,益勿勿。献之白疏。...

    王献之魏晋
  • 咏史八首·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

    左思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