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和张常侍译文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朝廷旧人死散令人悲伤,时光匆匆而为日落感叹。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明朝升起已非今日太阳,年岁已暮我又能有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平日容颜已收敛起光润,并且早已见白发更增添。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秦穆公言谈真可称迂阔,人老怎能说膂力未耗散?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傍晚来临刮起阵阵长风,衹见层层寒云笼罩西山。
冽冽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冽冽寒气吹来越来越冷,那飞鸟也已经纷纷回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人生本来很少能够长寿,何况常常会被愁苦纠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屡缺清酒常常无酒可饮,而无从快乐在今时此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穷困显达本来不去考虑,容颜憔悴听任自然变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时常自问很有深刻感慨,逢到岁终又添一重伤感。
岁暮和张常侍赏析
题目中的「岁暮」,点明写作时间,是在年底。结合诗中的「明旦非今日」来看,是说到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所以这裏的「岁暮」解释为除夕。在除夕这一天,写了这首唱和诗给张常侍。这是字面的意思。这首诗涉及到时政方面的问题,「岁暮」二字可能还有其他暗指。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这两句是对於时光流逝的感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凄市朝旧人,感骤骥悲泉」。凄是悲...
岁暮和张常侍作品信息
岁暮和张常侍创作背景
关于创作年份,大致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另一说在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义熙十三年十二月,太尉刘裕率部回到建康,南北山河统一的希望破灭。义熙十四年十二月,宋王刘裕幽禁晋安帝而立晋恭帝,篡晋之势甚显。
岁暮和张常侍作品简介
《岁暮和张常侍》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双关的笔法,从岁暮著笔,将市朝的变化、风云的严厉,同岁暮的凄冷、暮年的悲伤融为一处,使全诗笼罩着浓重的悲凉感伤的气氛。全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穷困愁苦、憔悴悲慨的「深怀」,而且深刻地寄託着对行将易代的忧虑与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