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别来春半译文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自从分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鸿雁已经飞回,但是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我这离别思念的愁绪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际遇之大变,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罢。“春半”有人释为春已过半,有理...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品信息
清平乐·别来春半创作背景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陆永品认为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品简介
《清平乐·忆别》一般指《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全词写出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