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当前位置:首页 > 五代 > 276

清平乐·别来春半

更新时间: 2025-04-04 02:49:14 〔五代〕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http://www.ixingtai.com.cn/wudai/3065.html以上内容就是清平乐·别来春半古诗全文,清平乐·别来春半出自年代五代,作者是李煜;您也可以点击清平乐·别来春半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清平乐·别来春半译文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自从分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鸿雁已经飞回,但是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我这离别思念的愁绪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赏析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际遇之大变,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罢。“春半”有人释为春已过半,有理...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品信息

  • 作品别称清平乐·忆别
  • 作品出处南唐二主词
  • 文学体裁
  • 词牌名称清平乐

清平乐·别来春半创作背景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陆永品认为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品简介

《清平乐·忆别》一般指《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全词写出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清平乐·别来春半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 一斛珠·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没了期歌

    没了期,没了期,营基才了又仓基。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