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当前位置:首页 > 先秦 > 98

江有汜

更新时间: 2024-11-25 17:59:09 〔先秦〕诗经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http://www.ixingtai.com.cn/xianqin/305.html以上内容就是江有汜古诗全文,江有汜出自年代先秦,作者是诗经;您也可以点击江有汜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江有汜译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大江自有洲边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大江自有分叉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江有汜赏析

全诗三章。三章诗的开头都是写景。「汜」、「渚」、「沱」,上面的译文都从支流这一意义上翻译,而在弃妇心目中,这一条条不同的支流都是看得见的具体存在。她住在「汜」、「渚」、「沱」一带,她丈夫当年从水路而来,最后又从这些支流中的一条乘坐小船悄然离去。从表现手法说,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陈其事,用的是赋体;从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归」的事实,则在赋体之中又兼有比兴的意味...

江有汜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江有汜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弃妇的哀怨诗。从诗中写到的“江”、“沱”看来,产地是在召(在岐山,周初召公的采邑)的南部、古粱州境内长江上游的沱江一带。女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商人妇。古代有一夫多妻制,商人在经商的地方娶了妻或妾,离开江沱返回家乡时将她遗弃了。她满怀哀怨,唱出了这首悲歌以自我安慰。诗中的“之子”,是古代妻妾对丈夫的一种称呼,与《卫风·有狐》的“之子无裳”的“之子”一样。

历来对此诗的解释不一。或以为是媵妾因受正妻排斥、不能陪嫁而作,“之子”指正妻(见《毛诗》小序);或虽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之子”指薄情的丈夫,但认为“啸歌”者是弃妇,所谓“啸歌”是弃妇自我排遣的一种表现(方玉润《诗经原始》)。这些解释都与原诗的实际不合。

诗前原有小序:“《江有汜》,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郑笺》:“妇人谓嫁曰归……嫡与己异心,使己独留不行”;唐·孔颖达:“嫡妻往归之时不共我以俱行”(以上均见《毛诗正义》)。朱熹《诗集传》:“是时汜水之旁,媵有待年于此,而嫡不与之偕行,其后嫡被后妃夫人之化,乃能自悔而迎之”(《诗集传》)。清陈奂进一步将之具体化为“美媵”,“媵有贤行,能绝嫡之嫉妒之原故美之。诗录《江有汜》,其犹《春秋》美纪叔姬与嫡”(《诗毛氏传疏》)。

以上各家注解已经说得很清楚,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没有跟随“嫡妻”“同归”(即同嫁)的“媵”。

江有汜作品简介

《国风·召南·江有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诗,诗中有着丰富的、多重的情感在其中纠结着。全诗三章,每章五句,形式整齐,结构严谨,用字精审,笔法自然,语言浅近,达到了精工与自然、深入与浅出的完美结合,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

猜你喜欢的诗词

  •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

  • 蹇叔哭师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

  •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