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当前位置:首页 > 先秦 > 128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更新时间: 2024-11-24 19:57:55 〔先秦〕老子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http://www.ixingtai.com.cn/xianqin/358.html以上内容就是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古诗全文,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出自年代先秦,作者是老子;您也可以点击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拼音全文查看拼音全文。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苛酷黑暗,人民就狡黠、抱怨。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由来已久了。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赏析

赏析等待更新...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作品信息

    作品简介等待更新...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等待更新...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作品简介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的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徵引来用以说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说:「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的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周易》以降,即有辩证法的思想,但用一般的规律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这还是老子的贡献。但是,老子还没有把客观辩证法作为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最一般的规律提出来。除此之外,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还有很多严重的缺点,对形而上学思想作了很大的让步。第一,老子虽然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但是认为这些运动变化,基本上是循环的,不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它所谓『周行』,就有循环的意义。第二,关于运动和静止,是哲学中重要问题,『动』与『静』也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范畴。老子承认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但是他也说,『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十六章)。万物的『根』是道,『归根曰静』。他认为『道』也有其『静』的一方面;而且专就这一句话说,『静』又是主要的。因此,他在实践中特别强调清静无为,认为『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六十一章),实际上表示对事物变化运动的厌弃。第三,对立面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互相转化,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不能转化的。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也可以转化为祸,但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观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条件。照老子所讲的,好像不必有主观的努力,祸自动也可以转化为福;虽然有主观的努力,福也必然转化为祸。这是不合事实的。老子的这种思想,也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意识的表现。他们失去了过去的一切,自以为是处在祸中,但又无力反抗,只希望它自动地会转化为福。老子认为对立面既然互相转化,因此就很难确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负。这样的『其无正』的思想,就对相对主义开了一个大门。后来庄子即由此落入相对主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272页)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冯友兰先生的批评十分中肯,指出了其中的要害问题,但我们的看法又与冯先生略有不同。我们感到,老子的辩证法已经具备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的性质,相反的东西可以相成,同时,他又知道相反的东西可以互相转化,这种观察事物、认识的事物辩证方法,是老子哲学上的最大贡献。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猜你喜欢的诗词

  •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

  • 中庸·第十章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

  • 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眇;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

  • 孙子兵法·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

  • 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