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译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相互啼鸣唱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美丽娴静的女子,是男子渴望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忽左忽右地采摘。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日夜都想追求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不到,他在睡梦中都在思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绵绵不尽的思念,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左右来回采摘。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翩翩来回采摘,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敲着鼓来取悦你。
关雎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
关雎作品信息
关雎创作背景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是男子追求女子的情诗。
关雎作品简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中国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